产品介绍
CMMI(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)软件能力及成熟度模型集成,集合了软件工程、系统工程、集成过程和产品开发、供应商管理等领域的最新成果,对度量和分析、工程实践、量化的过程控制等提出了详尽的要求,是几十年来全球软件工程、系统工程的最佳实践的总结,被全球IT行业公认为衡量一家软件企业综合实力的判别标准。在CMMI模型中,所有软件组织的软件能力成熟度划分为5个等级。数字越大,成熟度越高,高成熟度等级代表比较强的综合软件能力。
1、初始级
软件过程是无序的,有时甚至是混乱的,对过程几乎没有定义,成功取决于个人努力。管理是反应式的。
2、可管理级
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来跟踪费用、进度和功能特性。制定了必要的过程纪律,能重复早先类似应用项目取得的成功经验。
3、已定义级
已将软件管理和工程两方面的过程文档化、标准化,并综合成该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。所有项目均使用经批准、剪裁的标准软件过程来开发和维护软件,软件产品的生产在整个软件过程是可见的。
4、量化管理级
分析对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详细度量数据,对软件过程和产品都有定量的理解与控制。管理有一个作出结论的客观依据,管理能够在定量的范围内预测性能。
5、优化管理级
过程的量化反馈和先进的新思想、新技术促使过程持续不断改进。
企业如果要做CMMI认证,一般从3级做起,超级认证侠用表格给大家更直观的介绍。
等级
|
连续式
|
阶段式
|
表现
|
1
|
已执行级
|
初始级
|
过程不可预测,也很少能被控制及对项目起作用。
|
2
|
已管理级
|
已管理级
|
过程符合项目的特征,且能够对项目起作用。
|
3
|
已定义级
|
已定义级
|
过程符合组织的特征,且具有可预见性。
|
4
|
已量化管理级
|
已量化管理级
|
过程是被度量的和控制的。
|
5
|
已优化级
|
已优化级
|
专注于持续的过程改进。
|
CMMI的组织结构一般在最高领导之下设立EPG(Engineering Process Group, 工程过程组)、QA(Quality Assurance, 质量保证组)、EG(Engineering Group, 工程组),这三个组的构成就好像是立法、监督和执法的制衡体系,体现了西方的法治观念。EPG源于SEPG(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Group, 软件工程过程组),本是组织中专职推进CMM的职能单位,随着CMM发展到CMMI,内容更加广泛,EPG的职能就是组织的过程改进。